忠臣不事二主的郑成功当年为何要和老爸决裂

   2020-10-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大历史下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的一生,更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人生经历非常

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大历史下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的一生,更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他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欧化的先锋人物,早在澳门时,为了方便与荷兰人做生意,他便学会了荷兰语,还皈依天主教,这在同时代的中国人中是不可想象的。郑芝龙先是在海上经商,可是明朝末年海盗横行,朝廷无力围剿,郑芝龙的商船常常遭到海盗袭击,所以他干脆也落草为寇,并且有计谋兼并了其他海盗,成为闻名南洋的大海盗。郑芝龙同时利用他的语言优势与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做生意,展开竞争,掌控东西洋的贸易通道,取得了制海权。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中都有所记载,可见当时郑芝龙的影响之大。

可惜郑芝龙天生就是个投机分子,在明亡清兴之际,他选择投降清朝,带着家眷北上,与郑成功决裂。后来被清廷全部杀害,北京的郑氏无一幸免。

而郑成功退居台湾后,不久病逝,后来他的孙子郑克爽投降清廷,郑氏一家惨遭灭门。不过近来经日本学者考证,郑氏后人尚在人间。原来就在郑克爽投降清朝之际,明朝宗室宁靖王听到消息后,写下了“风来竹有声”五个字,送给好友郑宽,要他赶快逃亡。于是郑宽与次子往北逃窜,从此过上隐姓埋名的日子。

如今郑子香老人早已去世,他的儿子——郑氏第九代郑守让也已经年逾九旬,是台湾有名的鱼类专家,他曾经拜日本的木村重教授为师,而木村重是相当有分量的学者,只收过三个学生。郑氏家族的祖先郑成功出生在日本,而郑氏家族的后人又与日本天皇成为同窗好友,不禁让人惊叹历史的巧合。

众所周知,民族英雄郑成功一生戎马,先是抗清复明,后抗击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立下赫赫战功,彪炳千秋。但是郑成功一生中却有一段不可回避的耻辱——那便是与老爸郑芝龙的决裂。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海盗出身,本就是个趋利避害的人,十足的投机主义者。郑芝龙很有经商头脑,早年在海上经商,从事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可是他嫌经商来钱太慢,索性做了海盗,趁着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无暇顾及东南沿海的海防,大肆劫掠商船,并建立了自己的私人武装,慢慢的在东南沿海一带有了名声大震。郑成功便是出生在日本的侨民,他的母亲也是日本人,不过郑成功从来都自认为是中国人,也就是大明臣民。

郑成功七岁那年郑芝龙接受大明朝廷诏安,归顺大明,郑成功回到故乡福建泉州读书,开始接受儒家传统教育。有一次郑芝龙带着郑成功觐见偏安福建的南明皇帝隆庆帝,一见如故,皇帝很欣赏他,赐名“成功”,把北上抗清收复江山的重担寄希望于这个年轻人身上,希望能一举成功。不过此时掌握兵权的父亲郑芝龙却并不想北伐,他认为大明气数已尽,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降清朝,希望清政府能给他升官发财,可惜终究是黄粱一梦,不仅导致南明政权灭亡,自己晚节不保,还最终被清王朝杀害,沦为千古罪人。

相比父亲郑芝龙的利令智昏,执迷不悟,贪图富贵,从小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的郑成功根本不能接受,他认为忠臣不事二主,既然归顺了大明,又怎么能效忠异族呢。何况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堂堂大汉子民怎么能效忠满清朝廷呢。郑成功因此多次写信一投降清朝的父亲,劝他看清形势,回头是岸。可惜郑芝龙根本听不进去,他这个投机主义者根本没有立场可言,什么民族大义在他眼里远远不如金银财宝真实,他不仅拒绝了郑成功的劝说,还把全家人都带去北边彻底头像了清朝,郑成功成为孤家寡人,彻底与父亲决裂。

清政府知道郑成功非池中之物,有大将之才,多次以高官厚禄企图招安他,郑成功都不为所动,坚持抗清。后来清政府让郑芝龙和郑成功的弟弟写信给他,劝降郑成功,郑成功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此生注定要与父亲与家庭走上不同的道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郑成功忍痛发布与父亲断绝关系的声明,毅然决然走上抗清之路。清政府恨透了他,不仅杀害了投降的郑芝龙和郑芝龙全家,还在攻打郑成功老家福建泉州时奸污了郑成功的日本母亲,导致郑成功母亲自杀,郑成功把母亲的遗体剖开将里面的肠子清洗干净,表示一生清清白白,不受屈辱,表明了自己坚定的抗清决心。

此后,郑成功率领军队与大清战斗,尽管屡战屡败,他从不放弃,也从不言败。后来在清朝军队的围剿下,大陆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郑成功的军队元气大伤,只剩下残兵败将,何去何从,郑成功面临重大抉择。经过认真思考,郑成功决定渡海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复明的反攻基地,并且经营台湾,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为台湾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不愧为民族英雄。

 
标签: 郑成功 忠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史载郑成功为人志大才雄,性格坚毅,独断专行,进攻台湾也是其力排众议之举。 2、收复台湾之战,郑成功在陆战和海战均取得了胜利,最终迫使荷兰人全部撤出了台湾,这一年是公元1662年,即使不论其他,郑成功仅此便可以作为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 郑成功是什么朝代的 郑成功是哪个朝代的
    郑成功是什么朝代的 郑成功是哪个朝代的
    1、郑成功是明末清初朝代的。 2、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 3、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
  • 郑成功收复台湾战船介绍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简介 郑芝龙结局为何被杀?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简介 郑芝龙结局为何被杀?郑芝龙怎么死的?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小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在欧洲文献中,则以“Iquan”(一官)闻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
  • 施琅是怎样突破郑成功船队一举将台湾岛拿下的
    康熙帝在解决东北边疆沙俄侵扰和西北噶尔丹叛乱的同时,还有条不紊地把东南沿海和台湾岛收归了版图。郑成功到台湾后不久,就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郑经率领郑氏部属,在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活动,仍然沿用明朝年号,坚持反清复明。但是,在清朝已经稳固统治了大
  • 郑成功四次向日本借兵内幕
    清朝就这样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但明朝的遗臣首先拥立神宗的孙子福王,试图进行抵抗。可是他们步调不齐,在南京失陷、福王被俘之后,接连地拥立了唐王、鲁王、桂王等,逐渐被追逼到边远地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流亡缅甸的桂王(永明王)政权覆灭之
    12-22 郑成功
  • 揭秘:国姓爷郑成功为何被日本人视为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字大木。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
  • 郑成功在明代是如何维护中国海权的?
    一代王朝依靠海商打败荷兰强盗所谓“大明王朝”终于被人民唾弃了。内地流民起义,沿海武装走私,人民自己救自己。17世纪中叶,朝廷不要海权,而沿海人民则以武装走私捍卫中国海权。于是,东南沿海一带,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海商武装集团。这些海商集团较之以往
  • 郑成功之孙降清后在台朱明皇族最终命运如何
    关于郑成功之死,《清史稿·郑成功传》有明确记载:“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 即郑经) 居守思明( 今厦门)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
    12-19 郑成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