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不溃余力的辅佐刘邦 是无奈还是眼光独特

   2020-11-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民间俚语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话说的真不假。不管是韩信还是刘邦,萧何此人至关重要。要评出个2000多年封建史上的最佳伯乐,那“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萧何当属第一,恐怕无人能及。若要评出2000多年封建史上眼光独特的功臣,那萧何进到前十也不是

民间俚语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话说的真不假。不管是韩信还是刘邦,萧何此人至关重要。

要评出个2000多年封建史上的最佳伯乐,那“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萧何当属第一,恐怕无人能及。

若要评出2000多年封建史上眼光独特的功臣,那萧何进到前十也不是问题。

萧何不遗余力的辅佐刘邦仅仅是眼光独特吗?其实还有无奈的成分。

秦末乱世,陈胜吴广起义、六国后世子孙起兵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萧何的归宿。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的萧何,与刘邦的关系可谓密切,一个是狱吏,一个是地痞无赖的亭长,这两人的业务往来应是频繁的。萧何也很了解刘邦,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刘邦是个什么品性,萧何还是一清二楚的。

最开始,陈胜起兵,沛令恐惧,想响应陈胜。萧何、曹参等人劝沛令召回刘邦。这时的萧何也只是想着帮助沛县县令多笼络一些人才。毕竟刘邦为人豪爽,结交了很多能人。沛令也答应了,于是派樊哙去召奉命押解犯人到骊山,因犯人逃脱,而放走所有人,自己躲起来的刘邦。刘邦到了沛,而沛令反悔。无奈之下,刘邦率约百人于沛县城外射信说服城内人诛杀县令。从此,刘邦被立为沛县令,发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

此时的萧何还有去处吗?没有了,也没有必要再去别的地方了,刘邦所做之事与他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而以前三天两头喝酒玩乐的刘邦竟然能集结这么多人,那萧何也放心了。这样的一个人,即便不成功,也能混出点名堂,跟着他也不错。

这点当属萧何的无奈,当然也有眼光。他深知刘邦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是否能一举夺得天下?这件事可不是萧何当时需要想的,当时的时局也容不得他想这些事。

中国有句俗话:上船容易,下船难。萧何上了刘邦的船,可再下来,那就难了。

都说人品重要,刘邦的人品很好,起码比项羽和那些个六国后世子孙要强。既然没得选,那就尽心尽力吧。所以,再怎么无奈,萧何也要咬牙坚持。他明白一个道理,刘邦即便是兵败被杀,他萧何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也一样能很好的活在乱世。

之后,刘邦几次三番的被项羽打到不能翻身,但萧何总是不遗余力的为他输送人马,补充兵员。当面对韩信那样的人才,萧何也是尽量帮助刘邦留下他。

萧何从最初的无奈跟随了刘邦,到后来凭借着自己独特的眼光跟随刘邦,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忠心”二字。假如萧何不忠,那刘邦就不会有众多的兵员补充,也没有辎重可用。

要说萧何不遗余力的辅佐刘邦是无奈还是眼光独特。我想,无奈和眼光独特应该二八分,还要加上忠心。

 
标签: 刘邦 萧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