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中的“小人” 为江山抛妻弃子杀功臣

   2020-10-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刘邦作为汉王朝的开国帝,统一天下,是伟大的政治领袖,那么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俗话说得好,穷家孩子早当家,但是刘邦却不一样,他虽出生于贫寒家庭,却不爱劳作,也不善生计,整日无所事事。家中有个会做生意的兄长,因此二人常被拿来作比较,

众所周知,刘邦作为汉王朝的开国帝,统一天下,是伟大的政治领袖,那么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俗话说得好,穷家孩子早当家,但是刘邦却不一样,他虽出生于贫寒家庭,却不爱劳作,也不善生计,整日无所事事。家中有个会做生意的兄长,因此二人常被拿来作比较,家中长辈都不看好刘邦,他父亲也常常斥责他不务正业,但刘备却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是个十足的二流子。那么这样的一个人,最后又是怎样一统天下的呢,这又不得不说起他的性格了。刘邦情商极高,懂得笼络人心,他生性和善,爱交朋友,任泗水公期间,与官员们关系都不错,人际圈广泛,且乐于助人,大家都愿意与其为伍。此外,刘邦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他选贤任能,能够令众人才各司其职,各扬所长,效忠于己为己所用,还懂得体恤民情,汇聚民心。此外,刘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目光长远,能够忍辱负重放长线钓大鱼,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能够为此不择手段去谋取。在楚汉之争中,刘邦虽然军事战术上不如项羽,但就靠着比项羽多了几分隐忍与谋划,且幸得众贤臣在危难关头为自己出谋划策,能够侥幸从虎口逃脱最终反败为胜一举定天下。刘邦能够称霸与他的性格是有必然联系的,他注定是个天生的领导者,有着极强的政治头脑,且登基后所作的一切举措,能够令政治稳固,社会繁荣,民心所向,实在是一代君王,一代英雄。

项羽杀刘邦父亲

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而开始了为其四年的楚汉之争。传闻中,项羽曾用刘父做要挟,逼刘邦答应自己的条件。

当年,刘邦和项羽在广武山上僵持不下,而项羽的粮草被断,十分困窘。无奈之下,项羽就将刘邦之父放在了一个专门用来盛祭品的巨大的缸里,以刘父作为要挟刘邦的人质。项羽指着刘父说:“如果你答应我的要求,我就可以保证你的父亲毫发无伤都回到你的身边。如若不然,我就将你的父亲,烹煮了吃掉。你应该知道的,我这里已经断粮了。”

刘邦听了项羽的话之后,虽然心里十分焦急,但是脸上毫无异常之色,依然笑嘻嘻地回答他说:“想当初,我们共同拥立楚王之时,曾结拜为兄弟。那么我的父亲,就如同是你的父亲了。现如今,你都可以烹杀你的父亲了,我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到时候,别忘了分我一碗汤来喝喝就好了。”刘邦虽然说着这样的话,但是在无人可以看到的地方,刘邦的双手紧握,青筋毕露。

项羽见刘邦不为所动,一时犯了难。就在这时,项羽的叔叔项伯劝说道:“天下大事,还没有定数。若是你现在就杀了刘父,只怕后患无穷啊。”于是项羽听从了项伯的意见,没有杀刘父。刘邦也着实松了一口气。

之后一年中,楚汉两军多次交战,其形势于楚军而言越来越不利。为了挽回局面,项羽以划定界限,平分天下为条件,将刘父与吕雉还给了刘邦。

刘邦抛妻弃子

当初刘邦和项羽为夺天下,展开了一场为期四年的楚汉之争。在这场战役里,流传出了刘邦抛妻弃子的传闻。

当年,刘邦举兵起义,而吕雉则被留在了沛县的家中,侍奉公婆,照顾孩子。此后多年,他们也是聚少离多。这一年,刘邦已经成功灭秦,剩下的就是他和项羽之间避无可避的一场决战。

于是汉军东出,楚汉之争正式拉开了序幕。然而刘邦在彭城首战中就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不得不在慌忙中溃逃。恰逢此时,吕雉带着刘父和两个孩子,前来寻找刘邦,没想到却遇到了这样兵荒马乱的时刻。在这大溃逃里,吕雉和两个孩子失散了。幸运的是,两个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他们的父亲刘邦。

当时,刘邦战败,仓皇逃命。在看到儿女之后,就让他们一起上了车。但是面对楚军的紧追不放,刘邦慌了,为了让马车可以再快一下,刘邦便将两个孩子推下马车。这时,跟在刘邦身边的夏侯婴于心不忍,就把孩子抱了上来。在经过了多次的推下抱上之后,刘邦终于发怒了。夏侯婴劝道:“哪怕情况再紧急,也不能把孩子仍下啊。更何况,两个孩子,能有多少的分量呢。”刘邦这才作罢。

也有人说,刘邦并不是真的要抛弃子女,这只是他在装腔作势,以达到笼络人心的目的罢了。

至于吕雉和刘父则是在途中被楚军所俘获,在楚军中做了两年多的人质。在之后的荥阳对峙后,由于楚军久战疲惫,在兵力上也不刘邦的对手,是项羽就以刘父和吕雉为要挟,迫使刘邦签署了鸿沟协议,两分天下。吕雉他们才得以回到刘邦的身边。

刘邦杀功臣

刘邦在历史上是著名的爱杀功臣的皇帝之一,与朱元璋并齐。一个皇帝位什么要杀了与他出生入死、为他打下江山的兄弟们呢,刘邦杀功臣到底是为了什么?

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的皇帝,开启了大汉的开端,史称汉高祖。刘邦就是因为自身性格豪放、不拘小节,结交了不少名人志士,和他一起打下了大汉的天下,那这样的高祖皇帝为什么把功臣都杀了呢?

刘邦杀功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刘邦出身卑微,虽然登上王位,但是最怕下边的人看不起他,守护不了打下的江山,他想要建立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统治,所以大臣们以提建议为由不尊重他,是他不能容忍的,他不能让别人威胁到这个他费劲心思建立的国家。

刘邦杀功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很好的区分了打江山和坐江山的区别,打江山时,必须要依仗大家的势力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坐江山却不一样了,臣子必须臣服。时不同,则势不同,刘邦绝对不能纵容韩信一干人等,凭借自己的立下的战功,想要要挟皇帝,夺取更大的权利和封地。

刘邦先后斩杀的功臣有:韩信‘彭越、王英布、臧荼、韩王信,这些功臣都是异性的王,而同姓的人都免遭迫害,告老还乡了。其实,他们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们咎由自取,刘邦虽然斩杀了异性王的功臣,但却大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大汉的长治久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是怎样的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是怎样的
    1、韩国公李善长:朱元璋将他比作萧何,后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的名义,将77岁的李善长及全家70余口全部处死。2、宋国公冯胜:朱元璋诰词中称他胜兄弟亲同骨肉。蓝玉案发两年后被赐死。文献记载:上召胜饮之,酒归而暴卒。3、颖国公傅友德:
  • 刘邦主要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哪些开
    1、刘邦杀了六位开国功臣,全部都是在刘邦身边辅佐的奇才。2、由于刘邦建立汉朝后警戒之心越来越强,加上刘邦本人生性多疑好猜忌,害怕他们在将来会有谋反之心,在自己内心非常恐惧下把自己身边的武将或者是分封的功臣全部杀害,有的甚至被满门抄斩,无一幸
  •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12-31 刘邦萧何
  • 皇帝赏赐功臣黄金 此后巨额黄金为何一夜间消失
    中国古代从秦汉时期开始,黄金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帝王们往往大手一挥,慷慨地赏赐、馈赠动辄成千上万。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汉王刘邦听从了谋士陈平的计谋,派陈平携带40万两黄金到楚国动作反间计,结果收到了奇效,致使西楚霸王离间了“亚父”范增,导致
    12-31
  • 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 土木堡之变护驾功臣袁彬
    袁彬(1401—1488),字文质,新昌县义钧(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代著名锦衣卫乡首领,中国历史上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袁彬出生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其父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40年,一直当皇帝
  • 雍正为何要除掉功臣年羹尧
    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雍正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
  • 东汉治边第一功臣是谁?文武兼备越千古
    公元110年,羌族民变。并州,凉州被攻陷,被掳掠。而且势头越来越猛,不加以压制的话,恐怕会连锁反应,引起朝廷震荡。大将军邓骘下令,北方军情已经万分紧急,这会儿还要分散兵力去对付羌人的话,说不定两头不保。他在开公卿大会时,还特地说了个通俗的比
    12-31 东汉
  • 明朝功臣邓愈英年早逝朱元璋竟然亲自祭奠
    我们唯一能够了解邓愈的途径,也只有从记录邓愈一生的文言文《明史邓愈传》中了解一二了。文言文阅读起来总是那么费劲,在这里小编就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吧。邓愈生长于乱世,他的父亲就是个重信讲义之人,那时候民间有很多自发形成的民兵队伍来保家卫国,邓愈的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人物生平 平定萧铣
    早年经历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
  • 揭秘朱元璋杀光功臣 为何独独放过他?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