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不听劝言遭宠臣软禁 停尸67天无人收葬

   2020-12-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齐桓公不听管仲劝言遭宠臣软禁停尸67天无人收葬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管仲不仅有经天纬地、治国安民之才,而且非常善于识人,从他临终前与齐桓公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他识人的

齐桓公不听管仲劝言遭宠臣软禁停尸67天无人收葬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管仲不仅有经天纬地、治国安民之才,而且非常善于识人,从他临终前与齐桓公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他识人的非凡智慧。

史 料记载,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替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欲任鲍叔牙,鲍叔牙与管仲有深厚的友谊,时称“管鲍之交”,且鲍叔牙对管仲有知遇之恩,但管仲却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他的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因此不适合担任丞相职务。齐桓公接着说:易牙这个人对寡人最忠诚,为使寡人能够尝到人肉的滋味,他把自己的儿子烹煮了献给寡人吃,我看他将来可以继承你的职务。管仲说:天下人哪有不爱自己儿子的,易牙能狠得下心杀死自己的儿子,将来对国君又有什么狠不下心来的呢?您能用这样的人为相吗?

齐桓公接着又问竖刁、常之巫两人可用与否,管仲说:竖刁为了接近国君,阉割了自己,这种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对国君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不可用;常之巫虽然能卜知生死祸福,但也不能任用,因为生死是天命,国君若重用了常之巫,他会以国君的名义胡作非为、妖言惑众。齐桓公又问:卫公子启方伺候寡人15年了,其父去世时都不回去奔丧,他一定能堪当此重任吧?管仲说:不敬爱自己父亲的人能效忠于国君吗?更不能用,况且启方本来就是卫国千乘之封的太子,他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您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

齐桓公无奈地叹道:那你觉得谁可以接替你的相位呢?管仲便向齐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并告诫齐桓公一定要远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启方四人。

管 仲去世后,齐桓公听从管仲的话,让隰朋继承了相位,把易牙、竖刁、常之巫、启方全部赶出了宫廷。但赶走这四人以后,齐桓公有些食不甘味,工作生活仿佛都失去了乐趣,心里很不舒服。这样熬过了三年,齐桓公再也忍不住了,于是又把那四个人再次召回到身边恢复了职务,似乎重新找到了昔日的感觉。

多年以后齐桓公生病了,易牙、竖刁、常之巫三人见齐桓公将不久于人世,便乘机作乱,假传圣命向群臣宣布齐桓公已死。他们关闭了宫门,不准任何人进出,并把齐桓公软禁起来,不给饮食,齐桓公最后被活活饿死。而卫公子启方则带领一千户名门归降了卫国。

齐桓公死时以衣袖蒙脸,表示死后无颜去面对管仲。

齐桓公死后,宠臣结党,诸公子争位,齐国大乱,齐桓公的尸体无人理睬,在床上停放了67天,生蛆了都无人收葬。经过这场内乱以后,齐国的霸业开始迅速衰落。

孔 子说过听其言而观其行,管仲善于识人就在于他能够做到听其言而观其行,他不仅仔细听一个人所说的话,更主要的是他还深入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并透过其行为看到其内在本质和动机,从而能真实地了解和客观地评价一个人。虽时隔两千多年,但管仲识人的智慧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标签: 齐桓公 宠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轶事 齐桓公为抢媳妇儿竟发动一场战争
    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心想你
  • 齐桓公的首次会盟竟从G20变成G5峰会
    在西周时期,各个诸侯的新君继位是需要周王任命的,这才能称为合法化的国君,这次宋国动乱,新任国君宋桓公虽已继位,但还没得到列国的承认,于是齐桓公以平定宋国动乱为名向列国发出通知,准备在北杏这个地方进行会盟。于是在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召开北杏会
    12-30 齐桓公
  • 管仲如何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地位
    管仲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好朋友,他遇到了一个好君主,使自己的才能尽得施展。不仅成就了齐国东方强国的雄姿,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显赫身份,更成就了自己生前身后的英名。一、得遇知己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两人是同乡,又是年轻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
  • 齐桓公想称霸 管仲竟然使出了这么一招?
    政治上和军事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通过经济手段能够办得到。当今社会如此,古代社会也不乏见。齐桓公要称霸,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一阵唏嘘。迫于齐国政治高压和军事威胁,宋、陈、蔡、卫、郑等国家纷纷投了赞成票,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齐国在众诸侯国中的霸
  • 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对于齐国
  • 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 竟为抢老婆而发动一场战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
  • 齐桓公他不纳善言 结局却是活活被饿死了!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早年是一个心胸宽广,知人善任的君王。当初,齐桓公从莒地归来,在半路上曾遭到管仲的伏击,在鲍叔牙的调解下,齐桓公坐上王位后非但没有责怪管仲,反而对他委以重任,此事还成为了一个流芳百世的佳话。桓公的知人善用,是其扫平九国
    12-21 齐桓公
  • 春秋五霸轶事 齐桓公为抢媳妇儿竟发动战争
    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心想你
  • 揭秘五霸之首齐桓公晚年为何死得那么惨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与臣子誓死报恩,权利辅佐的典型,一直为后人所称赞。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极为难得的,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齐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无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
    12-19 齐桓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