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为何有很好的结局?是因为他会揣摩帝心吗

   2020-11-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里面,廉颇老矣,得不到君主的信任,而不被重用,寂寂终生;李牧一腔热血,尽洒疆场,却被一计反间,自杀而亡;白起闻名古今,功高震主,也被帝王赐死。这四大名将里面,大部分都是死于君主的猜忌,只有王翦一个人得以善终,不得不佩服王

在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里面,廉颇老矣,得不到君主的信任,而不被重用,寂寂终生;李牧一腔热血,尽洒疆场,却被一计反间,自杀而亡;白起闻名古今,功高震主,也被帝王赐死。这四大名将里面,大部分都是死于君主的猜忌,只有王翦一个人得以善终,不得不佩服王翦,看来王翦并非只是一个只会打仗的莽夫而已。

王翦,其出生年月不详,战国时期秦国人,年少爱读兵书,比较年轻的时候,就进入了军营。王翦出身并非贵族、宗室,他早年生活清苦,在军中是从无名小卒做起的,王翦做事沉稳,有谋略。因而受到了白起的注意,并把他推荐给了秦昭王。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稳“都是王翦作战的特点。他以智谋出名,秦始皇曾将王翦视作自己的老师。可知,王翦是最有头脑的将领之一。

王翦不仅在军事上有所成就,他还会揣度帝王之心。王翦在秦昭王、秦庄襄王时期都默默无闻,一直到了秦始皇时期,他才得以崭露头角。而他在秦始皇执政的前期则主要致力于对付赵国,赵国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赵国此时的大将时李牧,李牧和王翦可谓是旗鼓相当,双方人马达到后便摆开阵势,却不急着进攻,就这样干耗着,李牧带领的赵国军队,王翦是没机会占到赵国便宜的。相反,这样僵持下去,只会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

此时的王翦为了能够战胜赵国,采用了副将李信的反间计,他先向李牧通信表示和好,李牧自然也希望休战,二人便一直都保持联络,王翦再用重金贿赂了赵王心腹,让他诬告李牧与秦军谋反,赵王信以为真,派人代替了李牧,并示意李牧自杀,李牧便这样被杀掉了。而此战当然是王翦胜利。

后期对付楚国时,王翦也是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头脑,他知道楚国是个大国,难以攻克。

灭楚之战简直和灭赵之战如出一辙,公元前225年,秦王决心攻楚。当时楚国地大物博,虽然丢失了传统强国的地位,楚国的实力仍不可小视。秦王发兵之前问李信攻楚需要多少人。李信十分自信地回答:”不过二十万尔!。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以臣之见,非六十万人马不可。”秦王吓了一跳,六十万大概是倾尽了秦国所有的兵力,秦王以为王翦怯战,便没有采纳王翦的建议,转而相信了李信。王翦不便说什么,因为这个原因告老还乡。

后来李信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到了楚国,因为轻敌而大败,这个时候秦王才又回去找王翦出山,替王翦凑足了六十万大军。

此战王翦同时展开了两条战线:政治上,向秦王求田乞舍,以此显得自己胸无大志、没有野心,不然秦始皇怎会放心交付六十万大军;军事上,养精蓄锐,等待战机,果然一举获胜。

王翦一生战绩自然比不上白起那么显赫,他属于大器晚成,帮助秦始皇平定六国,功高震主,却能够得以善终,终究是因为他过人的政治头脑,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善于揣摩帝王之术得以善终。

 
标签: 王翦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王翦在出征前为何敢三番五次向秦王索要封赏?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公元前224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
    12-30 王翦
  • 秦国灭楚 名将王翦为何坚持灭楚出兵六十万?
    秦国灭楚之战:在战国时代,楚国西与秦国毗邻,虽屡遭秦国侵犯,国势日衰,但至战国末年,尚占有江淮广阔地区,是秦统一事业的一大障碍。秦国攻取赵国邯郸(今属中国中北部河北省)后,即移师向南,对楚作战。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将王贲夺
    12-28 王翦
  • 王翦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王翦白起廉颇李牧谁更厉
    翦、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个人当中有白起、王翦都是秦国名将,而李牧、廉颇都是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二国包揽了,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实力。秦赵两国若相交战,定会是一场恶战。王翦,其出生年月不详,战国时期秦
  • 战国末期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战国末期王翦的灭楚之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从此战当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为帅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将用兵的非凡谋略。公前224年秦王赢政决定发动灭楚之战,针对灭楚之战秦王同时问李信和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二十万足矣”,而王翦回答则是“非六
  • 此人胜过白起与王翦 用步兵围歼匈奴十几万
    在中国的历史上,北方的匈奴铮铮铁骑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在与匈奴的作战中,也曾经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如果我问你谁才是与匈奴作战最为厉害的将领,你或许会告诉我是卫青,是霍去病,或者是李广。但是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人,他们是用步兵全部围歼
  • 秦国统一功臣王翦父子帮秦朝灭了哪些诸侯国
    如果说秦国为什么能够很快的统一六国,肯定跟很多人分不开关系,武将和谋士的贡献都是缺一不可。其中,武将肯定包括大将王翦,他对于秦国的扩张有着重要的影响,倘若没有王翦,统一的步伐肯定受到阻拦,可以说他是秦统一过程中的最大功臣。王翦的出生时间不详
  • 超强军力成就大国 秦国四将王翦 蒙恬 王贲 白起
    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还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军以灭六国的余威,驻守全国,南北边塞,是屯兵的重点地区。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军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
  • 王翦挂帅领兵 为何“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王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在秦王嬴政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另一位年轻将军李信则表示,灭楚只需20万兵马。嬴政听后,非常欣赏李信,当即命他率兵攻打楚国。王翦因建议未
    12-12 王翦
  • 盘点秦朝四大名将 王翦功劳最大
    秦朝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在为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秦朝统一全国的梦想。为此,秦始皇嬴政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当然,只靠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他身边必然少不了驰骋沙场、出谋划策的名将。那么秦朝的四大名将是谁呢?秦朝的四大名将是:
  • 秦朝的王翦是怎么灭楚的?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 年),秦国已灭掉了韩国和赵国,严重地削弱了魏国势力,并迫使燕王率兵走保辽东,且屡屡击破楚军,形势对秦国极为有利。秦将李信,年轻力壮,勇猛善战。他曾经率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一直追赶到衍水之上,并且最终击破了燕军,俘
    11-28 王翦秦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