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为什么杀死了他一手提拔上来的韩信

   2020-02-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根据史书的记载,萧何和韩信两人皆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一起见证了西汉这一全新王朝的成立。一个是西汉的第一任丞相,另一个则是建功无数的大将军,两人为西汉的建立做出了许多贡献。那么同为汉高祖刘邦的得力干将,两人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典故呢?焦恩俊版韩信韩

根据史书的记载,萧何和韩信两人皆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一起见证了西汉这一全新王朝的成立。一个是西汉的第一任丞相,另一个则是建功无数的大将军,两人为西汉的建立做出了许多贡献。那么同为汉高祖刘邦的得力干将,两人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典故呢?

焦恩俊版韩信

韩信原本只是一个市井的小混混,不学无术。有一日,韩信突然醒悟,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就加入了项羽的军队。韩信想要出人头地,扬名立万,但奈何项羽并不重用他。等到刘邦入蜀地时,韩信觉得他的机会来了,就转投到了刘邦的麾下。但万万没想到,刘邦也只是封他做了一个看管粮草的小官。韩信心中苦闷不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韩信结识了时任刘邦谋士的萧何。在两人的一番交谈中,萧何发现韩信是一个心中有沟壑的人物,值得重用。

于是,萧何便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当时,刘邦并没有相信萧何的话,根本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眼看着自己还是得不到刘邦的重用,一气之下韩信策马离开了军营。萧何得知后十分的惊讶,不顾他人的阻拦,执意去追韩信。在萧何的劝说下,韩信还是跟随萧何回了军营。刘邦听说这件事后,便封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也开始了他征战四方的生涯,屡建奇功。

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

韩信在死前,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根据他这种话,我们就会有几个问题?韩信的崛起跟萧何有何关系,以及韩信的死跟萧何又有何关系,甚至是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呢?

《楚汉传奇》中的萧何

韩信本是汉营帐下的小将,不受刘邦的重用,但是自从有了月下追韩信之后,就受到了刘邦的重用,这就回答了之前的第一个问题。在汉朝建立之后,谁都知道韩信的功劳是极大的,因此刘邦对他的猜忌也是最重的,就想要除掉他,借吕后之手,联合萧何,才除掉了韩信,这就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可是为什么萧何非得要帮着他人除掉韩信呢?两个都是同僚,关系不可能会很差,可就是帮助吕后施展恶计,可见其中是有原因的。

刘邦的账下,能人众多,但是最先跟随他的就是萧何,只要是刘邦两口子的事情,让他干什么,萧何都会去做,甚至于去做一个奸人。至少之前,我们所看到的萧何都是好好先生样,为何这次他就要做奸人呢?可见他心里只有苦衷的。刘邦在汉朝建立之后,对之前的功臣都有猜忌之心,萧何也在所难逃。因此我们可以把萧何这种做法,理解成萧何为了自保,才出此下策。毕竟他为了躲过刘邦的猜忌,曾想贪污,往自己身上抹黑,从这方面想,他为了自保,而出卖韩信的可能性是有的。

萧何在出狱之后,人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样,但依旧担任丞相一职,可谓是想当官,而失去了很多东西。

萧何的后代

萧何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被后人尊称为一代贤相。他一生为西汉这一全新的王朝尽心尽力,辅佐了汉高祖刘邦以及其儿子汉惠帝刘盈,是名副其实的两朝元老。萧何为人谨慎,更是教导其后人不要凭借家世欺压百姓。

萧何第二十四世孙萧道成

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是沛丰人。萧何本来只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主吏掾,但因为结识刘邦后,他的命运被改写。当时恰逢乱世,天下战火纷飞,有志之士纷纷揭竿而起。两人感慨于陈胜与吴广的起义,便决定在沛县发动起义。萧何看准时机,推荐刘邦为起义军队的首领。在之后的日子里,萧何一直尽心辅佐刘邦,帮助刘邦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难得可贵的是,萧何一直对刘邦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后来,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成为了皇帝。刘邦感激萧何的帮助,加封萧何为酂侯。在萧何死后,其长子继承了萧何的爵位,小儿子也被册封为筑阳侯。萧何的后人中,一共有四世因为触犯了法律,被当时的皇帝剥夺了爵位。但过不了多久,皇帝又会开始找寻萧何的后人,重新封其为酂侯。萧何后人的荣耀,是当时那些同僚的后人所不能比拟的。等到西汉王朝覆灭后,萧何的后人也散落民间,大多居住在关中地区。

时间匆匆而过,萧何后代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和南北朝时期梁国的建立者萧衍了,两人分别是萧何的第二十四世孙和第二十五世孙。

 
标签: 萧何 韩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12-31 刘邦萧何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 萧何超群能力 为何甘心追随刘邦?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
    12-27 刘邦萧何
  • 萧何贪污腐败 汉高祖刘邦知道后为何不怒反悦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的左膀右臂,大汉的开国元勋之一。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成也萧何败萧何 汉朝功臣萧何是怎么死的?
    萧何怎么死的?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
    12-24 汉朝萧何
  • 萧何为什么要帮助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
    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两个开国皇帝之一,最大的罪状应该就在杀韩信这件事上。不过在杀韩信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被历史忽略了,他就是韩信的哥们和同事萧何!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
  • 汉高祖刘邦为何对萧何从不动粗?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
  • 如何取得君王信任 萧何用自污法获多疑刘邦信任
    盟誓法属于古代的“法治思维”,即便跟君王办事,也得“先小人后君子”,重合同,讲信用,这里面是很有点西方的“契约精神”的。可惜的是,一般人没胆量与君王讨价还价,所以这个方法用的人也不多。还有一种取得君王信任的办法,就是“自污法”。战国末期,秦
  • 萧何为啥那么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打天下?
    萧何年轻时就当上了沛县的主吏,而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亭长。但我们所知的历史,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
    12-19 刘邦萧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