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为何称他为儿皇帝 割让燕云十六州怎么回事

   2020-03-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五代十国,天下大动乱,”乱慌慌你方唱罢我登场“,君王就如走马灯似的走过,无法带给台下观众丝毫印象,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仅仅是换得比旁人稍稍多一点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让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但是,五代中却有一个人,他的名气比和平时代的治世之君还要有

五代十国,天下大动乱,”乱慌慌你方唱罢我登场“,君王就如走马灯似的走过,无法带给台下观众丝毫印象,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仅仅是换得比旁人稍稍多一点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让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但是,五代中却有一个人,他的名气比和平时代的治世之君还要有名,他就是石敬瑭。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唐景福元年(892年)石敬瑭生于太原,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书,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李嗣源对他很器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视他为自己的心腹之将。此后,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成为李存勖的一员骁将。在和刘寻对阵交战时,刘寻袭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李存勖,军情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阵,东挡西杀,左冲右突,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掩护李存勖后撤。事后李存勖对他也大加赞赏,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石敬瑭不仅在战场上救岳父李嗣源,在遇到政治难题时又是他为李嗣源分析局势,指点迷津。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劝李嗣源顺应时势,在兵乱时追求帝位。石敬瑭与历史上出名的干将升职经历是无比的相似,他们因为在自己的岗位上业绩突出,多次受到嘉奖,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官厚禄,后唐同光四年,石敬瑭因功被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这是亲军的最高副长官,可见李嗣源对他是非常宠信的。后来又去魏博任职,最后去任河东节度使,并兼云州(今山西大同)大同军等地蕃汉马步军总管,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

后唐长兴四年,李嗣源病死后,儿子李从厚继位,是为后唐闵帝。石敬瑭被加授中书令,调任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军节度使,让在陕西的李从珂任河东节度使。李从珂因此发动了兵变,李从厚出逃的过程中遇到了石敬瑭,但是李从厚的随将埋怨石敬瑭的不保,几句话不和,石敬瑭和李从厚的军队就打起来了,石敬瑭就将李从厚的随从全都杀死,然后将李从厚幽禁起来,去向李从珂请功。最后李从珂派人将李从厚杀死。

李从珂继位以后,虽然石敬瑭帮他除掉了李从厚这个后患,但并没有信任他,反而将石敬瑭当成最大的威胁来对待,想尽办法要将他调离河东这块根据地。李从珂怀疑石敬瑭要造反,并没有重用他,一直在试探,而石敬瑭自知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样子,他只有小心翼翼地侍奉李从珂,君臣之间竟也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即使石敬瑭没有这个造反的心,可是皇帝心里却并不清楚,于是,石敬瑭决定试探李从珂,就上书假装辞去马步兵总管的职务,让他到别的地方任节度使,如果李从珂同意就证明怀疑自己,如果安抚让他留任说明李从珂对他没有加害之心。

这一试,就检验出了李从珂根本就不信任自己,李从珂就下令派石敬瑭去他处任节度使,这下刺激得石敬瑭慌不择路地勾结契丹做了儿皇帝,从此留下百世骂名。石敬瑭先装病不走,然后又要求李从珂让位给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益,说李从珂是养子,不应该继承皇位。李从珂就下令罢免石敬瑭的所有官职,然后派兵讨伐,命张敬达领兵攻打太原。历朝历代,石敬瑭的晋王朝不算大,不算强,但是还是因为他这个儿皇帝的名号传承万古。

石敬瑭见兵临城下,自己又力量不足,就计划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并向其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于是”儿皇帝“这个称呼就这么来了。石敬瑭称帝后,很守”信用“,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幽云十六州乃北部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也让石敬瑭从此背负上了割让燕云十六州汉奸的臭名,因而遗臭万年。石敬瑭为了确保契丹的全力支持,既尊耶律德光为父,又割让燕云十六州。石敬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后晋的建立。

五代五位开国皇帝,石敬瑭的政绩排名第二。朱温时代大乱、李存勖宠信戏子、刘知远短命,石敬瑭仅不如郭威。然而石敬瑭的评价却是五人中最差的,为什么呢?石敬瑭对契丹的低姿态,虽然毫无尊严,甚至摧毁了汉人的民族尊严,却也使后晋在他在位期间没有大型战乱发生,维持了小康的局面。但他最大的错误是割让燕云十六州。割让燕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的屏障尽失,北方铁骑可以毫无阻碍的往南奔驰。日后北方边患也一直肆虐了数百年,成为了中国最严重的外患时期。这恐怕是石敬瑭从未想到过的。

 
标签: 石敬瑭 儿皇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石敬瑭为什么被称为儿皇帝 石敬瑭被称为儿皇帝的原因
    石敬瑭为什么被称为儿皇帝 石敬瑭被称为儿皇帝
    1、石敬瑭被称为儿皇帝是因为他为了做皇帝认贼作父,人格丧尽。五代时石敬瑭借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之助建立后晋,与其他政权抗衡。他虽为皇帝,仍向契丹称臣,石敬瑭虽然比耶律德光年长十岁却称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此后北汉附辽,则称侄皇帝。后世因作为
  • 石敬瑭是谁 为何为儿皇帝 割让燕云十六州原因
    五代十国,天下大动乱,”乱慌慌你方唱罢我登场“,君王就如走马灯似的走过,无法带给台下观众丝毫印象,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仅仅是换得比旁人稍稍多一点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让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但是,五代中却有一个人,他的名气比和平时代的治世之君还要有
  • 截杀俄军的土库曼武装:祖上或是汉奸石敬瑭
    古往今来,凡是叫土耳其旅的威武之师,最后都挂了。前一个是朝鲜战场的土耳其旅,在军隅里被志愿军打残。但好歹旅长亚兹吉活了下来。后一个是叙利亚战场的土耳其旅,在阿勒颇附近被大帝的特种兵和阿萨德的政府军歼灭。这一次更惨,旅长也死了。就是前两天的事
  • 后晋高祖石敬瑭简介 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
    石敬瑭,生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卒干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太原沙陀族人,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晋高祖,936年至942年在位。石敬瑭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当时正值后梁朱
  • 解析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何会主动给自己戴绿帽子
    我国后晋第一位皇帝石敬瑭原名石绍雍,在位时间一共是6年,享年52岁,其中他发生了不少故事。石敬瑭的故事提到,年少的石敬瑭因杰出的军事才华被李存勖选中,成为其手下将领,不仅一马当先的救下了他的岳父,而且还在晋国政治局势动荡的时候帮助他分析目前
  • 后晋皇帝石敬瑭竟主动给自己戴绿帽子?
    我国后晋第一位皇帝石敬瑭原名石绍雍,在位时间一共是6年,享年52岁,其中他发生了不少故事。石敬瑭的故事提到,年少的石敬瑭因杰出的军事才华被李存勖选中,成为其手下将领,不仅一马当先的救下了他的岳父,而且还在晋国政治局势动荡的时候帮助他分析目前
  • 石敬瑭 “儿皇帝”和“卖国贼”的最佳代言人
    公元936年春夏之交,驻扎在太原的后唐帝国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终于跟他名义上的小舅子——皇帝李从珂闹到了彻底翻脸的地步。跟皇帝翻脸就意味着造反,后果当然很严重:他的亲弟、堂弟、两个儿子在首都洛阳被杀,而皇帝派出的数万征讨大军正从各路扑向太原。
  • “儿皇帝”石敬瑭趣事 为称帝不惜带“绿帽子”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发动宫廷政变,成为后唐末帝。李从珂当上皇帝后,深怕拥兵自重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窃取神器”(篡夺皇位),便将其召回京师洛阳,予以软禁。李从珂还在石敬瑭身边安插耳目,窥探他的言行,想抓住把柄,置其于死地。
  • 后晋灭后唐之战 “儿皇帝”石敬瑭靠辽军入主中
    后晋灭后唐之战,是历史最不愿看到的一幕。此战诞生了一个儿皇帝石敬瑭,其所作所为,为人所不齿。几年前,因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这一问题,西安、洛阳两地网民大打口水战,争论的焦点是:到底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还是西安为起点?后来争论升级了,延伸到
  • 五代十国的干爹时代 从李克用到石敬瑭非常乱
    现代似乎流行“干爹”文化,认爹的,多为妙龄女子,做爹的,多为事业有成的多金男。利益双方,往往在借助各宗媒介,在诸多场合多有互动,其中演绎最为精妙的,恐怕非前些时日锒铛入狱的郭美美莫属了。但中华文化,本就博大精深,这“干”字,白天在公共场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