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曾与小猪一起把酒言欢

   2020-02-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是个标准的“宅男”,没事就喜欢窝在家里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一不小心就会切换成忘我状态。一次,他与村里人喝酒,喝嗨了,嫌用小杯不过瘾,就换上大盆。正喝得痛快,忽然一群猪摇头摆尾冲了过来,不打招呼就把头扎进盆里呱唧呱唧猛喝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是个标准的“宅男”,没事就喜欢窝在家里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一不小心就会切换成忘我状态。一次,他与村里人喝酒,喝嗨了,嫌用小杯不过瘾,就换上大盆。正喝得痛快,忽然一群猪摇头摆尾冲了过来,不打招呼就把头扎进盆里呱唧呱唧猛喝起来。

大伙连忙轰赶群猪。这时,搞笑的一幕出现了:一头小猪和阮咸头挨着头喝酒呢!众人狂笑,提醒阮咸:“快把猪撵跑,它正抢你的酒呢!”那活宝却说:“天地造化万物,本来就没有贵贱的区分,为啥就不能让猪喝点酒呢?来来来,猪兄,干杯,干杯!”他热情地邀请小猪,又酣畅淋漓地喝起来。就这样,阮咸与小猪相看两不厌,各自尽兴,皆大欢喜。

阮咸与猪共饮,不但将封建礼教抛在了脑后,也超越了人性的弱点。

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不太好,说白了就是嫌贫爱富。那时流行一种民俗,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各家各户都把衣物拿出来晒晒,让紫外线杀杀毒,但这习俗却逐渐变了味,成了炫富显摆。大款们纷纷把家里的绫罗绸缎晾晒出来,跟开床上用品和服装展销会似的,这使得穷人们都不太好意思把旧衣物作为陪衬晾出来。

阮姓是个大家族,一条大路把村庄隔成两块,住在路北高档别墅区的都是大款,称为“北阮”;住在路南贫民窟的那些贫下中农,称为“南阮”。阮咸住在路南,看到别人晒衣物,他也拎出一条打着补丁的粗布大裤衩,找来一根长竹竿,把破裤衩挂在竹竿上,他那皱巴巴的破裤衩,就像一面抗议贫富悬殊的幽默旗帜,迎风放肆地招摇着,让人憋不住笑。有人问他:“你怎么弄了条破裤衩晒呢?”阮咸说:“噢,这就是习俗。我也未能免俗,也就应个景意思意思吧!”

阮咸是个多情种子,跟他姑妈家的一个鲜卑族小保姆有一段风流韵事。阮咸的妈妈去世了,姑妈带着小保姆来奔丧,阮咸居然与小保姆看对眼好上了。葬礼结束,姑妈带着小保姆回家了,阮咸听说后急眼了,借了头驴,心急火燎地去撵小情人。姑妈被他这一手弄的没办法,还真让他如愿了,不大会,就看见一身重孝的阮咸和小保姆合骑一头瘦驴,踏着夕阳的余晖,唱着“夫妻双双把家还”喜洋洋地往家赶。

人们见他服丧时也追美眉,很纠结地问:“你干嘛去追一个洋妞?”想嚼舌根?没门!阮咸正经八百地说:“那可是传宗接代的种子,不能丢了!”一下子给私通涂上了一层宗法伦理色彩,原来那小保姆已有了他们的爱情结晶。

 
标签: 竹林七贤 阮咸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富甲京城却吝啬至极?
    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主要活跃在河南山阳县一带,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种手法沿袭了建安文学精神,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后来由于竹林七贤逐渐被司马朝廷所不容,最终以解散告终,而王戎就是
    12-25 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王戎识李观虎及死孝的故事介绍
    竹林七贤王戎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主要活跃在河南山阳县一带,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种手法沿袭了建安文学精神,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后来由于竹林七贤逐渐被司马朝廷所不容,最终以解散告终
    12-11 竹林七贤
  • 详细介绍竹林七贤 西晋著名音乐家阮咸简介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大小阮”。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他生平放浪不羁,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
  • 揭秘:在竹林七贤中谁是最懂得明哲保身的人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代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生当魏晋交替之际,一些文人往往啸傲竹林,不谙世事,诗酒寄傲,不拘礼法。杰出人物就是嵇康与阮籍,可是人们常说也有名不副实的,比如王戎。王戎,山东琅琊人,名将王浑之子。山东琅琊是王氏望族,祖父父亲都是朝廷重臣
    11-23 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宁愿舍命纵酒也不要做官
    刘伶,字伯伦,又称酒仙,是魏晋时期的诗人。因为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七个人经常在山阳县的竹林之下相聚,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刘伶是他们七人之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刘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平时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往。然而矛盾的
    11-22 竹林七贤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王戎生平
    王戎(234-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袭父爵贞陵亭侯,为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任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后迁
  • 南博镇馆之宝 南朝人用三百多块砖拼出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印壁画(简称“竹林七贤”砖画),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是1960年在雨花台区西善桥宫山大墓中发现的。很多人认为,“竹林七贤”砖画只是一座南朝墓中特有的艺术品,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专家在研究后发现,就像现代人喜欢
    10-07 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为何那么爱酒嗜酒成癖
    刘伶是哪里人呢?刘伶,大约出生于公元221年,字伯伦,是沛国人,也就是现在安徽宿州人,他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但由于刘伶话很少,不喜交流,没有做什么官职,因此刘伶是竹林七贤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刘伶这个人,身高不到一米五,长相还极其
    09-29 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的洛阳往事 刘伶醉酒只为了不做官
    杜康村里刘伶池刘伶被罢官后,整日驾着载有美酒的鹿车,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边走边饮,留下“死便埋我”的典故。要喝酒,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据一些野史记载,刘伶被罢官后“沽酒当垆”,即开酒坊卖酒。他卖酒的地点有三个,汝阳县杜康村是其中之一。汝阳
    09-29 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不过是装腔作势的“废人 还是有点嫩
    《晋书·本传》开列了“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奇人、异士和疯子。“贤”怎么解释?当是德才兼备的人物吧。显然,把这乖张、怪异的七位哥们儿称为“贤”,是对汉语的一大嘲讽。说白了,所谓“竹林七贤”
    09-15 竹林七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