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之战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

   2020-04-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田单是齐国一名军事家,善于用兵布局,巧施兵法,以奇制胜。少年时候没有什么官职,后来燕军大举进攻齐国,他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燕军攻打齐国安平的时候,田单当时还只是当地一个小官。在燕军还未攻城之前,他让田氏家族用铁皮把家里的推车包裹起。后来燕

田单是齐国一名军事家,善于用兵布局,巧施兵法,以奇制胜。少年时候没有什么官职,后来燕军大举进攻齐国,他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燕军攻打齐国安平的时候,田单当时还只是当地一个小官。

在燕军还未攻城之前,他让田氏家族用铁皮把家里的推车包裹起。后来燕军攻城之时,百姓推着车都蜂拥出城,车与车相互碰撞很多都损坏了,前进十分缓慢而被燕军抓获。只有田单家族由于推车完好,才幸免逃到即墨。

文言文《田单即墨之战》里面主要讲述的是,燕军大破齐军,齐国只剩下莒城和即墨没有被燕军占领。后来燕军首领乐毅乘胜追击攻打莒城与即墨。当时即墨军事首领作战身亡,军中无首,田单家族推荐田单为军事首领。他们为认为田单能够帮助大家逃离安平,说明田单是一个足智多谋,熟知兵事之人。

田单任职军事首领之后,乐毅同时攻打两座城,三年时间都没有攻下来。后来有人暗中告诉燕王,说乐毅之所以三年未能攻破两座城,是因为他想掳获齐国民心自立称王。乐毅至今都没有采取行动是因为顾及燕国的家眷。

当时燕王听到此话非常生气,便一怒之下把前来告密之人处死了。燕王认为乐毅曾经一举攻下齐国十多个城,齐国本是乐毅攻打下来的。只要乐毅能与燕国和平共处,乐毅在齐国称王也是燕王的心愿,随后立乐毅为齐王。但是乐毅却十分害怕,便辞去了官职,可见乐毅是燕国的一个大忠臣。

即墨之战简介

即墨之战是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争事件,相关史书都有记载关于即墨之战简介,通过即墨之战简介,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即墨之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即墨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燕国名将乐毅率兵攻打齐国,在乐毅带领下,燕国占领了齐国70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下即墨和莒未能被攻破。

公元前283年,齐国大臣拥立田法章为王,即为齐襄王,齐国大臣们组织民众奋力抵抗燕军。为了守住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迎敌时战亡。随后,田单率领族人连夜逃亡至即墨,被推选为城守。

在田单带领之下,即墨民众和燕国士兵对峙5年之久,乐毅为了占领即墨,先后采取怀柔政策和强攻政策,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成为燕国首领。

此时,田单利用反间计,让燕惠王罢免了乐毅职务,并让骑劫代替乐毅率领燕军作战。随后,田单利用激将法,激起了齐国民众的怒意,让他们更加仇视燕国人民。

在田单的计划下,骑劫以为即墨城已经成为一座空城,便松懈了对齐军的警惕。在此情况下,骑劫率领军队冲入即墨城,恰好被齐国民众打得落花流水。此后,齐军一鼓作气收复了燕国所占领的城池,并击溃了燕军。齐国虽然成功地收复了国土,但是实力已经江河日下。

即墨之战的过程

即墨之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乐毅率领燕兵和齐军开战,燕国虽然未能占领即墨,但是燕军也没有任何损失。第二阶段为,骑劫代替乐毅作战,在城守田单的计谋之下,以骑劫为首的燕军以失败而告终。

田单激烈即墨民众对抗骑劫率领的燕军,便使用激将法来刺激齐民。田单宣称齐国人害怕劓刑,果然骑劫却将活捉的齐人俘虏处以劓刑。随后,田单又称,齐人最怕他人将祖先的坟墓挖出来,如果火烧祖先尸体的话,齐人肯定会投降。

骑劫听闻田单这一说法后,果然将齐人祖先的坟墓挖了出来,并在城外焚烧尸体。在田单计谋之下,骑劫果然成功地激怒了齐国人民,此时齐国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响应田单,声称他们愿意誓死抵抗燕军。随后,田单假装即墨城中的军力虚弱,他先让精装士兵埋伏起来,又让妇女和老人登上城门驻守。燕军看到这一情景后,误以为即墨城中已没有齐军,便放松了警惕,一心等待即墨人民开城投降。

此时的田单收集了大批牛,并在牛身上画上彩色花纹,给牛背披上黄色绸缎。为了让牛更加具备攻击力,田单令人在牛角处扎上刀,牛尾绑上沾满油的芦苇草。田单在夜间布置好了之后,让五千多名士兵在牛尾点火,放牛出城。

牛因疼痛,只好朝着燕军迎敌奋力突袭。燕军以为天降神兵,不敢轻易妄动,在士气高涨的齐军攻击下,燕兵溃不成军,而首领骑劫也在乱军中被踩死,田单率领齐军乘胜追击,收复了齐国失去的城池。经过这场战争之后,燕国逐渐由繁盛走向衰退。

即墨之战的影响

即墨之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说,即墨之战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作为即墨之战的双方来说,虽然齐国最终打败了燕国,收复了被燕国占领的领土,但是却未能挽救齐国日益消退的国力状况。

对燕国来说,这次即墨之战也是燕国的转折点,燕国经历这场战争之后,燕国国力由之前的强盛变得日益衰退。后来,多部史书也有记载即墨之战的经过,以及即墨之战的影响。

即墨之战的影响之一在于,即墨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它为后来的作战形式提供了参考基础。在即墨之战中,即墨城守田单以卓越的智慧赢得了胜利。

虽然双方力量悬殊,但是田单却能沉着应对,他利用激将法、心理战等方法,号召齐人鼓舞士气,进而麻痹燕军,让他们坐以待毙。在燕军长达5年的包围之下,即墨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在各种不利的因素之下,城守田单积极创造反攻条件,逐渐扭转了不利局面。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田单充分利用心理战来震慑燕军,并以“火牛阵”突袭燕军阵营,将燕军一举击败。

除此之外,田单积极利用反间计,借助敌人之手除去了最难对付的乐毅。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乐毅的不存在也是齐国在即墨之战中赢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墨之战的影响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为后来的战争提供了典型事例。

 
标签: 即墨之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田单即墨之战的翻译 田单即墨之战的评价
    田单即墨之战发生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徘徊于合纵与连横之间,燕国因为之前被齐国攻击使得先王被害,新继位的燕昭王就回击齐国。齐湣王无能,齐国几乎沦陷了,田单就在这个时候用计取得了即墨之战的胜利,保住了齐国。田单即墨之战翻译公元前283年,乐毅占
  • 史书如何记载和评价田单打破燕军的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
  • 即墨之战历史背景:燕国伐齐攻占大部分城市
    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楚六国联军攻打齐国的一场战争,在济西之战中大败齐军,接连攻下临淄,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公元前28
    08-13 即墨之战
  • 田单乐毅的交战 田单即墨之战简介
    田单乐毅的交战 田单即墨之战简介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有名的将领,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乐毅联合周边国家一起进攻齐国,齐国因寡不敌众大败燕国。齐国战败之后不得不退守即墨与莒城两个地方,当时田单带领家族也留守即墨!后来即墨将领战死沙场,全城百
  • 即墨之战经过:田单巧使火牛阵大败燕国军队
    当时楚国又出兵,名为援助,实为攻击,楚国大将淖齿弑杀齐湣王,前283年,齐国大臣王孙贾等杀死淖齿为齐湣王报仇,立齐湣王之子田法章为王,是为齐襄王,死守莒城以抗燕军,并号召民众起来抵抗。即墨大夫出战阵亡。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被推举
  • 即墨之战:田单率领最后的齐军击败燕国军队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
  • 田单即墨之战的过程 田单即墨之战的评价
    田单即墨之战发生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徘徊于合纵与连横之间,燕国因为之前被齐国攻击使得先王被害,新继位的燕昭王就回击齐国。齐湣王无能,齐国几乎沦陷了,田单就在这个时候用计取得了即墨之战的胜利,保住了齐国。田单即墨之战翻译公元前283年,乐毅占
    04-12 田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