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有什么共同点?他俩什么关系?

   2020-10-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公孙鞅进行变法以前,公孙鞅曾和吴起在一个国家任职,这个国家便是魏国。当然他们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的同事,还来自同一个国家卫国。吴起是卫国人,家里面很富裕,至少也是当地的小土豪,吴起就是妥妥的富二代。但是吴起不喜欢经商,钱财对他来说反倒没有权

在公孙鞅进行变法以前,公孙鞅曾和吴起在一个国家任职,这个国家便是魏国。当然他们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的同事,还来自同一个国家卫国。

吴起是卫国人,家里面很富裕,至少也是当地的小土豪,吴起就是妥妥的富二代。但是吴起不喜欢经商,钱财对他来说反倒没有权力和地位来得有诱惑力。吴起很喜欢钻研各种学说,他曾经拜师在儒家曾申门下学习儒术,由于曾申讨厌吴起不孝的行为,和吴起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又来到鲁国,拜师于鲁,学习兵法。到魏国的时候,吴起和当时法家思想的先行者李俚有过交集,他亲身体验到了法家学术的精髓,也醉心于研究法学。儒家、法家、兵家的学术思想,吴起都很精通,于是就成就了吴起这个文武双全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最后,吴起到了楚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进行了著名的吴起变法。虽然这次变法没有完全成功,被中途终止了,但是它仿若一支兴奋剂,注入楚国体内,还是小小的刺激了楚国这个大老虎一把。

公孙鞅也是一个卫国人,不过他的身份要比吴起高很多,因为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后代,相当于是王室子弟,身份地位自然高于吴起这个商人之子。公孙鞅在卫国也得不到重用,发挥不了自己的实力,于是离开了卫国。后来,公孙鞅在公叔痤的门下担任中庶子,一做就是很多年。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能,却不向魏王举荐,公孙鞅在魏国就一直是被雪藏的对象,日子过得很不如意。秦国的秦孝公发出了招贤令,希望招揽一些变法图强的人才。公孙鞅喜好刑法之学,精通此道,在魏国的时候体验到了李俚变法的效果和各种措施,于是青年公孙鞅怀揣着梦想来到了秦国,并在秦国进行了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变成了战国最强的国家。

在卫国的时候,吴起和公孙鞅都属于不被重用的一类失意之人,到了魏国,吴起最初受到魏文侯的重用,建立了很多功劳,有军功,也有政治上的功劳。在魏国,吴起还是西河郡的第一个郡守,守卫西河不被秦军骚扰。魏国上下都知道吴起的名字,吴起在魏国很有威望。但是公孙鞅就不一样了,魏国上下,除了公叔痤,再没有人知道公孙鞅的才能,他就像一颗被黑布遮掩起来的夜明珠,被公叔痤藏了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庶子。虽然他们在魏国的经历不同,但是他们的结局却是一样的,那便是不受君主重用,离开了魏国。

离开魏国的两人选择了不同的国家,也迎来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吴起来到了地大物博的南方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楚悼王是一个精明的君主,他一直想要找一个精通法学的人才,才好在楚国进行一场大清洗运动。楚国是一个老牌的强国,占据了整个东南地区的土地,人口众多,政治体系和西周差不多,贵族势力庞大。吴起深受楚悼王的器重,在楚国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法运动,史上将之称为“吴起变法”。另一个青年人公孙鞅离开魏国以后则是来到了魏国的死对头秦国,秦孝公很重视人才,发出招贤令也是招揽人才的一种手段,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引来到秦国,秦孝公很高兴。公孙鞅利用自己多年来学习到的李俚变法的精髓,在秦国进行了改革,史称为“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有很多共同点,在政治方面,他们都废除了贵族爵位世袭制度,强调有功劳和有能力者才能获得爵位;在文化方面,他们都统一了国家的文化;在军事方面,他们都认为用奖励的办法刺激士兵的战斗力;在律法方面,他们都制定了国家专门的法律。由于他们的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吴起被楚国旧贵族害死,公孙鞅也难逃一死的命运。

 
标签: 吴起 商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吴起的功过论 吴起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吴起是集兵、法、儒三家思想于一身的战国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技多不压身,吴起到底是如何将三者联系起来的,他的军事思想是怎么样的?由于集中了三种不同的学术体系,吴起的军事思想较为灵活和全面,在《吴子兵法》中,主要描述了吴起的军事思想的细节。
    12-31 吴起
  • 吴起是哪国人?他为什么在鲁国魏国楚国三国当官
    著名的吴起变法的组织者吴起是卫国左氏人,卫国在战国各诸侯强国中并不是一个大国,也不是一个强国。卫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它的第一任国君便是周文王的嫡九子康叔封。在周朝的各诸侯国中,卫国虽小而弱,却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卫国之所以能够在
    12-29 吴起
  • 吴起的生平简介 吴起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有什么事
    说到春秋战国除却五霸,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人就是吴起。品读春秋怎么能少了吴起,这个人治军比肩孙武,治国又不输商鞅,但是始终没有二人那么有名,反而很多人不理解吴起,因为他分裂的人格,他得一生饱受争议。在《史记》里,太史公将孙武与吴起放在一起作
    12-28 吴起
  • 战国名将吴起一生三国服务为何仍不得善终?
    吴起的一生上战场打过仗,战无不胜;也出任过宰相,实施变法。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都有他大展拳脚的地方,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精通儒学和兵法,却为了名利杀妻,母丧不奔,但是又对士兵很好,然而他对士兵好又让士兵的母亲恐惧。吴起的发迹之路抛弃了亲
    12-25 战国三国
  • 吴起变法有多牛逼?让楚国一年内迅速崛起变强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
    12-07 吴起
  •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
    12-04 吴起求职
  • 吴起为当将军杀老婆表忠心 是被黑还是事实如此
    通常认为,吴起是一个有才无德的人物。没人否认他的才华,但品德上的致命缺陷却又让他备受争议,最匪夷所思的便是“杀妻求将”一事。然而,吴起真是一个杀妻狂魔吗?《史记》记载,案件发生在鲁国。这一年,齐国再次攻打鲁国。鲁国国君本打算启用吴起为将,然
    11-30 吴起
  • 吴起是战国的“兵圣” 却甘愿为君王殉葬
    吴起谋兵谋国,却终究谋不好这一生。身后评价众说纷纭, 鲁国人说他猜忌残忍、杀妻求荣。魏文王认为他廉洁公正、深得人心。说他是个武夫?他曾经师从孔子高徒曽参之子曾申,算是孟子的师叔。背井离乡吴起,山东人,家境不错,自认为比较有才干,到处云游谋求
  • 吴起离开魏国为什么要哭?楚国为什么要刺杀吴起
    吴起在鲁国、魏国、楚国三个国家都当过官,但是只有离开魏国的时候,吴起流下了眼泪,他为什么要哭呢?在鲁、魏、楚三国中,魏国是吴起待的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他的功劳影响最大的国家。可以说,吴起一生的大部分的功业都在魏国建立,而且也为后世带来了很大
    11-21 吴起
  • 吴起之死临死前如何为自己报杀身之仇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但是世人对于吴起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总体上来看,吴起是一名文物双全
    11-20 吴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