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灭十族的方孝孺是谁 怎么死的?他有后代吗?

   2020-10-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方孝孺,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生于公元1357年,卒于公元1402年,死时被灭十族。字希直,号“缑城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是明朝当世大儒。方孝孺,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呼为“小韩子”,后年龄见长,便

方孝孺,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生于公元1357年,卒于公元1402年,死时被灭十族。字希直,号“缑城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是明朝当世大儒。方孝孺,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呼为“小韩子”,后年龄见长,便拜宋濂为师,从此跟随宋濂学习,颇受宋濂器重。历任汉中府学教授,翰林侍讲,侍讲学士,后升任文学博士。朱允炆继位后,担任他的老师,主持京试,推行新政。这么一个学识渊博,被称为当世大儒的人是怎么死的呢?他做了什么天理难容之事,导致被灭十族这种惨事发生在他身上,让他成为中国唯一一个被灭十族的人。

建文年间,年幼的皇帝虽然性格温文柔弱,但是也并不是对政事一概不管的。建文帝继位后,希望削弱藩王权利,增强中央王权,于是开始推行削藩政策。但是因为他先削弱其他朱姓王,而放过了当时军权最重的朱棣。让朱棣有所警醒,最后发兵抗争,这个政治策略上的失误,让建文帝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同时也让朱棣可登至尊。但是朱棣虽然最后成功篡权夺位,但是这个位置来的名不正言不顺,百姓多有诟病。为了让自己的身份看起来更合乎情理,朱棣这个时候就想到了方孝孺这个当世大儒。请求他为自己书写即位诏书,但是方孝孺严词拒绝了他。《明史·方孝孺列传》中: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方孝孺这样不给面子,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手握大权,很久没有如此憋屈的朱棣,哪里受的了,立刻下罪方孝孺,将迂腐的方孝孺判诛十族的壮举由此而来。

所谓10族,就是9族之外多了门生一系。九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因为方孝孺此举,800多人尽赴皇权,另有数千人被流放、充军,其中不少被折磨致死。这种景象,想来实在惨烈。

明后期,祝枝山写了一志怪故事。说方孝孺修缮祖先坟墓,发现墓里蜗居了一窝蛇,众人大惊。纷纷暂停手中工作,准备明日除蛇。当夜,方孝孺梦见以黑衣妇人前来告饶,说是自己为墓里黑蛇,只暂居,望他能手下饶命。方孝孺说,若是我不放过你们,又当如何呢?妇人说,你杀我全族,我自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孝孺,不信世上真有精怪,仍然让人用火将那堆黑蛇烧死。如此引来妖精报复,被灭十族。当然这个故事,只当听听便好。

被灭十族的方孝孺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后人的?后人这一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现在有人说,方孝孺十族全诛时,幼子方朗被义士冒着生命危险悄悄送到江阴陆姓外公家抚养,故依外公家姓“陆”,长大得知身世后将“陆”改为“六”,以示不忘方姓。因“六”与“方”字笔划相同,形状相似,故有此良苦用心,所以一直延续至今。还有人说方孝孺共有四子,二子殉难,一子流落江阴,一子避祸松江。从这来看,方孝孺还有两子隐姓埋名活了下来,不至于让方孝孺绝后。不过事实是不是这样,就有待今人的小心考证了。

 
标签: 方孝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方孝孺被诛连十族竟是因为蛇王转世投胎复仇
    方孝孺(1357-1402)是明初一位有学问、有道德的大儒,他的忠义之举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后来方孝孺也辅佐明太祖的皇孙明惠帝治理朝政。在方孝孺出生之前,方孝孺的父亲买了块风水宝地建造祖坟,挖坟的头一天晚上,他做了
    12-17 方孝孺
  • 解密永乐帝为啥要名士方孝孺起草登基诏
    公元1403年朱棣(明成祖)从阿侄朱允炆(明惠帝)手中夺取皇位后,要向天下人告发一份“登基诏”,朱棣这时要方孝孺给他起草。这难道是朱棣朝中无人吗?不!这里暗藏着朱棣狠毒之心。朱棣早已知道方是朱允炆改革创新的大力推行者,君巨之间,可谓志同道合
  • 朱棣为什么要杀方孝孺十族?
    “株连九族”,已经是相当恐怖了,然而,方孝孺却遭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门生故旧,牵连者不计其数!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竟至于要遭此“十族”之诛呢?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
  • 揭秘明朝大臣方孝孺杀蛇灭十族的神奇故事
    方孝孺是明代的一名学者,更是高风亮节的一名忠臣。方孝孺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名老臣,建文帝对于方孝孺有知遇之恩,因此方孝孺对于建文帝朱允炆不仅仅有君臣之情,知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这也是在明成祖朱棣谋朝篡位之后,方孝孺为什么会不惧生死的与明成祖朱
  • 朱棣为何如此痛恨方孝孺 非“诛杀十族”不可?
    历史上,被“灭九族”并不鲜见,可是被“灭十族”的,极其罕见,方孝孺便是其中之一。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浙江宁海人。父亲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传记。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
  • 朱棣为什么礼敬方孝孺 最后为什么杀方孝孺
    朱棣为什么礼敬方孝孺 最后为什么杀方孝孺
    燕王朱棣,挥师南,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权,称帝后称为明成祖。明成祖朱棣为什么礼敬方孝孺?朱棣最后为什么杀方孝孺?明朝大儒方孝孺——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绝命诗明·方孝孺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
  • 方孝孺因何被朱棣诛灭十族?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当中,和明成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等等。此外,明成祖五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诛十族”、“瓜蔓抄”之类的残暴行为联系在一起,因而使得他
  • 方孝孺一臣不侍二主惨遭灭门 是迂腐还是道义?
    中国历史上的酷刑向来有连坐一说,这种从商鞅变法开始承袭的酷刑一直是中国人最为惧怕的刑法之一。历朝历代除非是罪大恶极的十恶不赦之徒,很少有人会遭到这样的处罚。但是历代都只会涉及到九族,唯有明一朝有着可怕的诛十族的恐怖。九族一般是指本人的兄弟姐
    11-05 方孝孺
  • 朱棣为何要杀方孝孺十族?
    株连九族可是一条很严重的罪名,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得到这种惩罚的。可是在明朝时期方孝孺却受到了这种“待遇”,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
  • 方孝孺拒向朱棣投降被灭十族 873人被凌迟处死
    历史上,被“灭九族”并不鲜见,可是被“灭十族”的,恐怕只有方孝孺一人。谈起方孝孺,很多人会想到“灭十族”。这个一生坎坷的思想家、文学家,幼时却是顺风顺水,年仅6岁的他凭借一首诗,名噪一时。从事方姓文化研究的方俊说,方孝孺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