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主要事迹 从草寇到一品大员

   2020-06-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西乡人,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将军和大臣,是淮军重要将领,台湾省首任巡抚。刘家世代务农,在刘铭传十一岁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带着少年刘铭传艰难生存。母子二人干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后遭当地土豪凌辱,手起刀落,

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西乡人,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将军和大臣,是淮军重要将领,台湾省首任巡抚。刘家世代务农,在刘铭传十一岁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带着少年刘铭传艰难生存。母子二人干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后遭当地土豪凌辱,手起刀落,恶人授首!当时肥西“豪杰蜂起”,有不少武装堡垒,各寨之间为争夺地盘、筹粮筹款,经常相互攻伐。当时除了刘铭传之外,还有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周盛波、周盛传兄弟两大武装。其中,张树声是个文化人,廪生身份,与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有交情。张树声主动联络周氏兄弟和刘铭传,邀请他们归附李鸿章门下,因为那才是一条明路。刘铭传在平灭长毛,剿灭捻军,中法战争的战场上都立下殊勋,三十岁就成为一品大员。成为台湾首任巡抚之后,他更是苦心经营,成为台湾近代化事业的奠基人。

刘铭传生平主要事迹

刘铭传11岁丧父,生活极为艰苦。18岁时放弃读书,落入江湖,曾一度上山做强盗。1856年他的母亲因为受牵连自杀。刘铭传悲哀不已,还乡做团练。他曾一度想加入太平天国,但没有这样做,同时他一开始也反对清政府积极对抗太平天国。1857年刘铭传拒绝当时合肥知县的求救而被捕,此后不久又被释放。从此他投靠李鸿章的淮军开始加入对太平天国的战争,1862年7月份,接受太平军的投降,收复上海浦东。

1864年刘铭传所率部队攻克常州,俘虏陈坤书,被因此晋升为直隶陆路提督。1867年刘铭传因对捻军作战首功,设计格毙东捻军领袖任柱,被封为一等男爵,却在不数日后,自马上摔落,昏厥一个月,直到服了李鸿章于紫禁城求来的通窍丹才苏醒。然而在其累功晋升的过程中,屡传刘铭传冒功、诬陷等情,激化了湘军与淮军之间的派系矛盾。1868年刘辞职还乡;回乡后主持了一些回馈乡里的建设,例如创办肥西书院、修祖祠等。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大清帝国重新启用刘铭传,派其以福建巡抚身分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到台后积极整备岸防,曾一度击退登陆基隆的法军;后坐镇台北府城,由于沪尾之役湘军孙开华等部挫败了法军攻占台北的行动,加之基隆疫病流行,终使法军放弃攻占台湾的计划、撤往澎湖。

中法战争落幕后,大清帝国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省,刘铭传便成为其首任巡抚;然而在改制的过渡期间,巡抚刘铭传与原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刘璈(湘军出身)之间权责归属不明,加之保台战功之争深化两人间的派系矛盾,终于演变成二刘间“你死我活”的政争。抚道之争虽以刘铭传的政治胜利告终,刘璈获罪被流,但过程中涉及冒功、诬告等嫌,给刘铭传的官声及在台治迹蒙上了阴影。

刘铭传对台湾建设的规划,原以军事为先,除希望在岛上建立战时可以自给的军工产业外,同时对大清帝国亟陈在台湾建立海军力量的迫切性;但受限于财政条件,只能先从兴利的近代化实业及增加税收两处着手。除建设多处炮台、兵工厂等现代化军备外,他同时推行多项基础建设,包括铺设最初的台湾铁路(初期仅大稻埕到锡口段完工通车)、福州和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间的海底电缆,办理电报、煤务、邮务……等;此外,动用大量军力“开山抚番”、清丈全省田赋等,以期就地为防务及新政开拓财源。然而在推行上述新政的过程中,台省财政负担大增,规划或经营不善、官员贪污等问题一一浮现,甚而引发了民间的反抗——1888年彰化县就因清赋问题而爆发以有力乡绅施九缎为首的叛乱——最终只有少数新政项目得以持续推展。

1891年刘铭传告老还乡,台抚一职先由布政使沈应奎署理,再由原湖南巡抚邵友濂接任。总结刘铭传驻台六年,始终未能建立游弋台海的海军舰队,而他为开拓财源而兴办的近代化实业,其深度、广度也颇有限,但仍开启了台湾官办近代化建设的先声,是清治二百十余年间治理最为积极的一段时期。

1894年,清日甲午战争开启,奉令率军二万驻守于北朝鲜鸭绿江畔,日军竟绕过刘部颇启人疑窦.

1896年底,刘在家病逝;身前著述有《刘壮肃公奏议》及《大潜山房诗稿》刊行问世。

 
标签: 刘铭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如何打造传奇?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说到刘铭传的宦海生涯很是传奇。他原先只是草寇出生,后跟随李鸿章,最后竟做到清廷一品大员的位置。这样的一位人物,他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咸丰十一年(1861)下半年,太平天国的后期英杰忠王李秀成大举进攻上海及苏南地
  • 台湾巡抚刘铭传遗骨六次搬迁 百年未能入土之谜
    晚清著名爱国将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身后“漂流”了112年,终将要在家乡安徽省肥西县入土了。刘铭传墓园建设项目于2008年10月底在安徽大潜山正式启动,预计2009年1月,刘铭传的骨灰将安葬在这一墓园。说起刘铭传,李鸿章称此人是帅才,不只
  • 晚清名将传奇刘铭传 曾任清朝的第一任台湾巡抚
    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朝在台湾设省,刘铭传出任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何许人也?原来刘铭传年轻时是个乡间勇夫,没受过正规教育,没中过举、更不是进士出身。他能当上主政一方的高官,靠的全是一身胆气。凭着这身胆气,他在动荡的晚清建立了显赫的军功
  • 台湾史上首任巡抚刘铭传 曾与法国佬激战基隆港
    刘铭传,著名的淮军将领。11岁丧父,生活极为艰苦。18岁时放弃读书,落入江湖,曾一度上山,从事绿林劫盗。1856年他的母亲因为受牵连自杀。刘铭传悲哀不已,还乡做团练。他曾一度想加入太平天国,但没有这样做,同时他一开始也反对清政府积极对抗太平
  • 刘铭传是何人?刘铭传幼时为何立志习文练武
    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淮军剿捻名将 ,台湾第一任巡抚,两广总督,谥号刘壮肃公,一等男爵。2011年4月12日,刘铭传骨灰在肥西大潜山下葬。让刘氏后人和组织者始料不及的是,原计划数百人参加的仪式,却涌现数万人,场面之宏大、秩序之井然让人
    08-17 刘铭传
  • 淮军大将、台湾第一任巡抚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自幼托身陇亩,生活非常窘困。但为人刚毅任侠,耿介勇敢,平时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曾杀土豪、劫富户、捍法网,闯荡江湖,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清
  • 晚清名将刘铭传为台湾的现代化做了哪些贡献?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一生和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18
  •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在台六年创下六项中国之最
    凡看过电视剧《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和《沧海百年》的观众,想必对刘铭传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正如姚永森先生在《刘铭传传》里写的那样,刘铭传的一生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第二是保卫台湾、抗击法国侵略者;第三是担任首任台湾巡抚六年时
  • 晚清名将刘铭传为何在饭桌上向状元挥拳?
    为了消灭盘踞在南京的太平军,首先要扫清周围之敌,刘将军奉命攻击常州的护王陈坤书。当时,刘铭传只有精兵一万,而常州捻子则有乌合之众十万。再精良的军队,以一敌十是冒险的,没有必胜的把握。刘将军没有围城,而是驻扎在城外的某庄园里。庄园很大,前是开
  • 名臣刘铭传 从草寇到一品大员的官海传奇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说到刘铭传的宦海生涯很是传奇。他原先只是草寇出生,后跟随李鸿章,最后竟做到清廷一品大员的位置。咸丰十一年(1861)下半年,太平天国的后期英杰忠王李秀成大举进攻上海及苏南地区,意在为困守天京的天国打开局面。沪上官
    05-12 刘铭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