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 戴雨农同志不死,我们不会撤退来台湾

   2020-10-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戴笠先生在北伐和抗日中的功绩,现在舆论昌明、资料丰富,大家应该没有什么怀疑了。至于他的好色不倦,坊间早有传闻,但也是一些你情我愿的风流韵事,在民间的流布和夸大中颇带有些津津乐道的欣赏。当然,还有沈醉的回忆录对于戴笠先生的指斥抹黑,不过此类污

戴笠先生在北伐和抗日中的功绩,现在舆论昌明、资料丰富,大家应该没有什么怀疑了。至于他的好色不倦,坊间早有传闻,但也是一些你情我愿的风流韵事,在民间的流布和夸大中颇带有些津津乐道的欣赏。当然,还有沈醉的回忆录对于戴笠先生的指斥抹黑,不过此类污蔑不值一提,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这些文字的作者似乎不是沈醉本人。

最主要的讨论点是:如果当时现实状况还是那么糟糕——延安还是得到苏俄的军援、美国还是袖手旁观、国军内部还是间谍密布——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戴先生还活着,是否国府就不会退守台湾了呢?个人以为,情报工作的着力处主要有以下6点:1、破获敌方在民间的间谍网络;2、捕获敌方在我处的高级卧底;3、暗杀敌方的高层领导;4、暗杀意欲投敌的我方高层;5、向敌方高层派驻卧底;6、在敌方民间密布间谍网络。让我们来逐个分析,戴笠如果不殉难的话,能在这6个方面扭转败局吗?

首先,破获敌方的民间间谍网络方面。这一点在戴笠殉难后,国府做的还算成功,最成功的是对于“民革”的军事特务网络的破获。至于学运工运,国府明知后面是对手的“第二条战线”在指挥,但基于国际感观和宪政体系,基本没有痛下杀手。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延安所谓的“白区工作”的成效很显著,但作用并不是很大。

其次,捕获敌方在我处的高级卧底方面。这一点需要考察,就是这些国军的高级干部是何时成为卧底的,用延安的话来说,是“归队”还是“起义”呢?其实“解放战争”整个形势就如同一场雪崩,第一推动力来自东北,推动者就是那个一再抗命、贻误军机的卫立煌。据现有材料显示,卫的变节应该是苏俄在法国的特务之功劳,起先延安方面并不知情,所以军统即使在敌方有高级卧底,也不会了解到卫长官竟然成了鼹鼠。因此,戴笠的存在对于东北战况没有影响。

第三,暗杀敌方高层领导方面。这个能力军统应该是没有的,因为中共的延安整风几乎消灭了一切嫌疑分子,能够渗透到高层身边实施暗杀的可能性并不存在。而且延安负责保安的官员都有长期的地下斗争经验,识别潜伏特务的能力很强,施行清洗又没有顾忌。因此,无论戴笠在与不在,都无法用暗杀消灭对手,正如他抗战时期很少暗杀过占领军高级官员一样。

第四,暗杀意欲投敌的我方高层方面。前面说过,雪崩一旦来临,一些国军内部的游移分子就开始寻找出路,本来和延安有渊源的重新搭上线,本来和延安没有关系的被敌方说客动摇了心防。因此暗杀是很有效的震慑手段。这一招在抗战时期很好地制裁了汉奸,在雪崩时期也应该有效。但自戴笠身后,军统几乎对那些投敌趋势很明显的国军高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无疑是军统丧失灵魂后的失措。

第五,向敌方高层派驻卧底方面。这一点不是很方便讨论,很多例子都无法摊开。我只说一个结论:军统在延安高层的确潜伏很多间谍,有的甚至本是日军发展,光复由后军统接手的。但是基于保密原则,这些名单和联系方式只有戴笠一人掌握,一旦机毁人亡,这些国军鼹鼠就完全沉底,直至20年后被陆续揪出。

第六,在敌方民间密布间谍网络方面。延安的组织方针是支部到基层,完全立体化地控制住了“解放区”的各个层面,因此军统很难渗透到敌方的民间。加之敌方的贫农大都是土改的受益者,当时满怀着对延安的忠诚;而被剥夺财产的富有农民要么成了难民,要么作为阶级敌人形同囚犯,根本没有社会活动的可能。因此,戴笠的存在与否对这一点帮助不大。

以上基本情况介绍完了。上面6点,有4点是戴笠的存在与否和大局关系不大,有两点是戴笠能在关键节点拯救国军。因此我的结论是:戴笠的殉难的确是国府退居台湾的重要原因。据说戴笠殉难翌日,延安即举行庆祝大会,情报系统最高领导讲话曰:“戴笠之死,使我们革命可以提前10年成功”;1950年3月17日在戴笠殉职4週年纪念会上,蒋介石曾沉痛地说:“戴雨农同志不死,我们不会撤退来台湾”;这些话可能也可以为本文做一些旁证吧。

尚有始于1947年末的“国统区”经济崩溃问题,附带在这里讨论一下:关于贬值速度的问题,所有的人都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拿上海的数据代表全国。实际上尽管上海滩被游资搞得天翻地覆,但是对国内绝大多数地区影响甚微,因为当时的中国,由于历史原因,跨地区的贸易并不发达。各经济区之间的贸易多是个别几种物资。上海尽管金价像过山车,但是基本上传导不到其他地区。

举个例子来说,去年纽约原油行情和芝加哥的粮食价格一路看涨,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运用自己的两万美元外汇配额去搞投机。国内的富豪只要花上50元每张的代价,收集10000个人的身份证,就可以从央行套取到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拿到北美去投机。可是实际上没有人这么做,因为已经超过了普通中国人的认知范围和操作能力。

除了几个中心城市之外,当时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物价是比较稳定的。因为连年战争破坏,国民的消费能力低下,基本的消费只有粮棉而县城以下都是自给。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掌握现货,所以不会随之起舞。中小城市居民所需的粮棉供应都来源于附近十几公里的范围内,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即便是一个地区性的,手中掌握相当多现货的粮商,也没有胆量把自己的现货运到上海去卖高价,因为那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和操作能力,长途贩运一旦失手会让他血本无归。所以即便上海的粮棉价格上涨1000倍,对于长三角以外地区的价格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标签: 蒋介石 台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